不可说老师谈
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古典美学

在全世界主流文化当中,传承有序 而数千年仍未断绝的就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在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下更有焕发生机再创新辉煌的趋势。不同的文化催生不同的审美,伟大的文化也必然会诞生伟大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其审美也是让无数世人着迷。一个民族的审美往往会在音乐、绘画、诗歌、建筑、舞蹈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得以展现,作为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师,当然是要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去展示中国传统的古典审美。今天,我就尝试向大家展示一下“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古典美学”。

要谈到“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古典美学”这个话题,首先就要聊一聊什么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我在《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独家秘籍》和即将出版的《美人赋:意境人像拍摄全攻略》中都曾经提到过,中国风唯美人像=传统文化+唯美人像。他需要将传统文化当中一些真善美的要素通过摄影师镜头融入到摄影作品当中。

《天地》

《天地》这组作品着重展现《庄子:知北游》篇中,关于天地的论述和感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名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落雪煎茶》

在传统的茶道文化当中,梅之水和雪水都是属于无根水,与茶是天然良配。作品将拍摄的安排在雪山之上着重展现融雪煎茶和享受茶之甘美的意境。

《临江仙》

杨升庵先生的《临江仙》在气势磅礴中带着沧桑感叹和几分洒脱,这组作品正是围绕着杨先生流放云南途径湖北江陵时的感叹而做。

《云水无心万重山》

川派古琴曲《秋水》失传多年,很多琴师正孜孜不倦的努力着找回该曲谱。取《庄子.秋水》篇名,又叫《神化引》,借庄周迷梦蝴蝶的典故,表现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家是我国起源最早思想学说,对中国后世的儒、释、兵、法等学说影响颇为深远,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毫无例外的也受到了他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审美区别于西方审美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三元论”和“二元论”,简单的来说二元论认为非黑即白,三元论则认为除了黑白之外还有灰的存在,而且更加推崇这种灰的状态。所以西方的艺术作品来得更直接,东方艺术作品来得更含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中国古典三元论审美的起源依据,他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平衡和谐性。

中国古典美学特点在人像摄影中可以通过以“三元论下的构图中和美”、“重功能的跨界融合美”、“虚实意境之美”和“崇本举末的形式与内容之美”。

首先来看看“三元论下的构图中和美”,在三元论的影响之下,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特别讲究构图的平衡性。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也是如此,构图平衡了,画面才能够安静,画面安静了才能展现出意境。这就涉及到了摄影作品留白的问题,早些年绝大多数摄影师都会告诉你人物的留白应该在前面,理由是留白是目光的延续,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

现在去看,大多数中国风人像摄影作品的留白可能恰恰相反,是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如果你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会发现,原来很多明星拍中国风人像时也喜欢这样留白。

理由是,中国风人像讲究含蓄,更喜欢让读者去发挥想象力和引起共鸣,并不喜欢将摄影师要表达的东西直视无碍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除了含蓄和直接外,中国风唯美人像更喜欢留白在脑后的原因还在于画面的平衡,平衡的画面才能够安静,安静的画面才更有意境。在人像摄影中,人脸朝向、目光朝向都会带动画面重心的改变,人脸和或目光朝向那边,无形间照片的重心就会朝相应的方向移动。具体论述方法较为复杂,同时也涉及到新书上市之前的保密协议,在此不便详谈,有兴趣的影友可以留意我即将上市的新书《美人赋:意境人像拍摄全攻略》。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以下两张对比作品在意境和画面平衡之间的微妙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重功能的跨界融合美”,中西方审美由于受到不同哲学和文化体系的影响,存在着重功能性和重特质性的明显差异。西方审美在各个艺术领域中相对独立,比如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门类有着十分清晰明显的分野和界限,艺术家们热衷于探索和思考各门艺术之间的自身特质并将其发挥到极致。中国古代审美则更多是功能性的,“三元论”下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直接作用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审美当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影响着的。各个艺术门类之间完全可以和谐共生,相互成就。诸如诗歌对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

在中国风人像摄影中,深层次的东西可能是与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化等相辅相成,这些相对来说比较隐晦。最直观的就是在形式上的相互融合,在西方的摄影和绘画作品中,很少看见作者和鉴赏者在上面题字和留名的。但在中国古代字画艺术品上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国风摄影作品也会采取这样跨界的形势来展现。最常见的就是在摄影作品上添置中国风的字画水印,用以点名主题和申明作品归属。

有的甚至直接将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或者心理世界通过配套简单的文字来引导读者对摄影作品进行理解。

中国人喜欢含蓄,因此更喜欢意境。意境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审美中较为基础和核心的因素,也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必须要掌握的核心审美。

所以,我们在拍摄时要把握好物境、情景和意境之间的区别和转换,可以在拍摄之前就将现场环境考虑进去,同时在脑海中草拟出这样的物境通过不同的焦段透视和构图后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然后要考虑在这样的物境需要交代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思想和什么样的情感?这就是情景。做好二者的准备后,就要考虑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怎样营造和升华成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崇本举末的形式与内容之美”,他要求“神本形末,贵神不废形,于形见神”,将艺术做的形式美和内涵美完美的结合表达出来。所以当我们下定决心想要创作一组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作品时,首先就要确定这组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有没有文化来源?有了文化来源之后就要考虑用什么形式去表达,选择什么样的模特、场景、服装和道具。

《北斗》

《北斗》创作背景:林芝在国人心中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别称--高原江南,但谁有知道就在这个风景宜人让世人向往的“江南”却正在饱受着摧残和考验?林芝周边有这样一些沙丘,他们忽然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在蓝天、白云和雪山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触目惊心,就仿佛天堂的伤疤一般让人不寒而栗。由于植被的不断破坏,让人遗憾的是很多沙丘都在不断扩大,侵蚀着这美丽的桃源。      

 为了送林芝人像游学创作团第一个团的影友抄近道去林芝机场,司机韩师傅带我们走了一条新的线路,无意间发现了这样一块深处河谷当中的大沙丘,当时被这样的奇观所震撼,也同时给我带来了思考。于是决定在稍后几天会来这里创作一组作品,由于是计划之外的拍摄,用什么样的主题来表现这类沙丘带给我的心灵冲击和对这样环境的思考,一直困扰着我。经过初步考虑后决定自己制作一面旗子来当作道具,但同行团友没有能够在旗子上作画的功底,这个想法只好就此作罢。前往沙丘创作的途中,我在车上半梦半醒之间脑海里忽然蹦出了北斗七星的影子,忽然惊醒,旗子上的图案有着落了。在旗子上画上北斗七星可不需要绘画功底。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往往用天上的星宿来对应人间的旦夕祸福,而古代人们对北斗七星更是青眼有加。在古星象学说当中有这样的说法: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所以用这个主死的北斗七星作为旗帜来警醒人们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天地》

《天地》创作背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名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 知北游》。每当品读先贤《庄子》一书时,总仿佛置身于一片大美的天地之间,心境豁然高远而苍茫,仿佛灵魂身心都处在一种奇妙的悟道境界当中。水上魔鬼城地处茫茫的荒漠当中,当初临此地时,正应了天地大美的感觉。整个拍摄过程中自己都显得格外空灵高远,不知不觉这样的感受也在镜头中得以展现。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复兴,很多女性在看了我的作品之后问:老师,我看你的作品中将女性拍的好美好有意境,她们都是职业模特吧?普通无法拍出这样的感觉吧?!

其实不然,我的作品中所有的女性都是普通人,要么是大学生、要么是办公室白领、要么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总之,没有一个是职业模特出生。所以,只要有信心,在拍摄之前和摄影师多多沟通,拍摄过程中将信任大胆的交给摄影师。那么,这样唯美而具有意境的作品就一定能够展现在你面前。